台灣人喝的是「正港」台灣茶嗎?大陸觀光客在台灣買的就一定是台灣茶嗎?答案彷彿越來越不肯定。

人說,茶黑黑,真正懂得識茶形、賞茶舞、聞茶香、觀茶色、品茶味、讀葉底的,能有幾人?

 一位資深茶人則語出驚人地表示,台灣茶市一言以蔽之,就是「你騙我,我騙你」。

 「亂才好,市場越亂越有賺頭!」另一位不願具名的茶行老闆如是說。

年初,監察院針對市售茶葉原產地標示不實及農藥殘留檢測寬鬆問題,對行政院衛生署及農委會提出糾正。

糾正文指陳:進口茶與台灣茶無論混充比例如何,都一律標示「台灣」為原產地,顯然不合理;並質疑衛生署對於國外進口茶葉查驗的規定,較台灣出口日本茶葉的報關規定寬鬆,危害國內消費者權益。

一紙糾正函掀開了茶壺蓋,眾人窺探下,才知自己白白喝了數十年的台灣茶,卻連它是「農產品」或「加工產品」都搞不清楚,「台式茶」和「台灣茶」更暗藏玄機。這對消費者固然不公平,對茶產業也非好事。

 台灣找茶

台灣茶的產量原就稀少,再加上近十餘年來冷冽清幽的「高山茶」當道,茶區往高山發展,平地茶區逐漸縮減,因而整體茶樹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逐年降低。以2009年來說,栽植面積約1萬5,322公頃(每公頃產量約1,128公斤),年產量只有1萬6,780噸,其中產自海拔1,000公尺以上的正統高山茶更只有寥寥6,000噸。(見後頁表)就全球茶葉年產量350萬噸(紅茶、綠茶合計)來看,台灣茶只是九牛一毛,數量微乎其微,根本難與中國、印度、肯亞、錫蘭、印尼、越南等主要茶產區抗衡。

 此外,過去30年來,國人的「人均茶葉消耗量」從0.2公斤成長為1.8公斤,一年總計消耗4萬1,400噸;而2009年台灣茶年產1萬6,780噸,再扣除出口9,556噸(日本、歐美、中國),「差額」高達約3萬4,000噸,根本不夠喝,還得靠進口來補不足。

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根據海關進口資料統計,2009年台灣進口茶葉2萬7,734噸,其中多數為製作茶包、瓶裝茶飲的紅茶、綠茶等大宗茶(2萬2,000噸),烏龍、普洱等「特色茶」只占極少數(3,000噸)。在進口茶大軍壓境下,要買到「正港」台灣茶,不僅要有熟人,還要碰運氣,特別是這幾年獨占鼇頭的台灣高山茶,更是沒有門路的「圈外人」難以「染指」的。

對台灣「假茶」氾濫向來感到痛心的玥飲軒感官新茶藝老闆藍振天指出,以中部山區為主的高山茶來說,每年春、冬兩季區區6,000噸產量,光是就近銷往台中一地就不夠,何況還要外銷或透過小三通、茶商攜帶出境等管道外流,以高價賣往大陸?

物以稀為貴,「搶茶」日趨白熱化,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。

藍振天舉例,海拔2,500公尺、有台灣「高山茶王」之稱的大禹嶺高山烏龍,現在一台斤(600克)1萬2,000元都搶不到,去年為了搶茶還鬧到開槍打死人,由此可見台灣高山烏龍「有行有市卻無茶可賣」的窘境。

坐以待茶?

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,越南茶、大陸茶混充台灣茶銷售的疑雲,多年來一直甚囂塵上。

去年底,媒體大篇幅報導指稱,許多大賣場銷售的自有品牌茶葉、茶包,以及知名大廠的茶飲料,幾乎都是從越南進口茶葉,在台灣加工製作,卻以台灣茶的名義在市面上販售。

除了從越南進口由台商投資生產的越南烏龍茶外,在大陸生產、「檔次」較高的「台式烏龍茶」,儘管仍屬禁止進口項目,卻往往挾帶在普洱茶裡,或透過小三通、第三地轉運等模式回銷台灣,數量也已相當可觀。

據聞,部分本地茶農根本不用生產,只要「坐以待茶」,進口這類又便宜又源源不絕的「台式烏龍茶」,直接在茶區拼配販售,還美其名「自產、自製、自銷」,就能大賺價差。

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范德光指出,政府自從2001年開放中國普洱茶進口後,數量從每月數百公斤節節高昇,今年4月甚至暴衝到56萬餘公斤。

「普洱茶一向被稱為『臭普(台語)茶』,台灣人有這麼愛喝嗎?」范德光表示,其中的玄機明眼人一望可知。

不過,關於被監察院糾舉的「茶葉原產地標示不實」一事,製茶公會有話要說。

「放眼全世界,只有台灣將茶葉歸類為農產品!」總幹事范德光指出,茶葉不同於蔬果等「生鮮」農產品,應屬農業「加工」品。由於政策上的混淆,農會或茶商也一向不說「實話」,才會產生執法上的困境。

而依照衛生署進口貨物原產地的認定標準,只要在貨品「加工製造」的過程中,完成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35%,其加工者所在地即可標示為「生產地」。

依此標準,如進口生茶(粗製茶)在台灣經過焙火、口味調整等加工,茶葉無論「實質轉變比例」或「附加價值率」均已超過35%,按規定本來就應該標示產地為「台灣」。

現任公會顧問的前理事長黃正敏也以英國知名的「立頓」為例,其茶原料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,那麼產品包裝上的「產地」應如何標示?大家都知道英國本地不產茶,但由立頓英國廠加工出口的茶,包裝上「產地標示」就大剌剌寫著英國,也從來沒有人質疑。

會「拼堆」才是專家?

媒體爭相報導台灣茶摻雜進口茶販售後,茶葉「拼堆」一事浮上台面,掀起了一場風暴,消費者心裡難免湧現一種被欺騙、上當的感覺。

但熟知茶事的人都知曉,就像威士忌「混桶」或「混場」調合風味一樣,茶葉拼配其實早已行之有年,唯獨消費者傻傻地不知其中的門道罷了。

「茶葉混堆本就是『合法』的,」黃正敏再以英國立頓紅茶為例,為維持一貫的、屬於立頓獨有的風格和品質,立頓團隊廣泛蒐羅來自二十幾個國家的紅茶,不斷進行混調,才找出「最被消費者接受的風味」。

「拼配本來就是茶農的技術,」玥飲軒老闆藍振天也指出,真正懂茶的人才會「拼堆」。他說,天候狀況不同,採收的茶品質就不同,例如下過雨後採的茶比較「澀」,同一位茶農,因掌控「殺青」(即以高溫讓茶葉中的酵素停止作用)時間點的差異,今天做出來的茶也不會和昨天完全相同,自然需要藉拼配加以調和統一。

連台灣首屈一指的茶葉檢驗專家、南投縣名間鄉農會總幹事藍芳仁都說:「會拼堆才是茶葉專家!」

根據他多年的比賽茶評審經驗,雖然評審較傾向將「特等獎」頒給「單一茶場」茶農的產品,以鼓勵辛苦種茶、製茶的茶農,但他不諱言,茶商若將「香氣好」的茶與「喉韻佳」的茶「拼堆」在一起,「人定勝天」下,經常能在三、五千個樣品中脫穎而出;近年,老經驗的茶農也開始學拼堆,茶商的工作已逐漸被茶農取代。

藍芳仁指出,拼配有時還是必須的,如強調健康瘦身的市售瓶裝茶「每朝健康綠茶」,曾因被驗出「茶單寧」(即茶多酚,具收斂、消炎、解毒、幫助消化等功能)不足,被要求下架。事實上,台灣茶儘管香氣濃郁,但春茶、冬茶因氣候關係,茶單寧含量較少,在萎凋、攪拌等發酵過程中又會氧化減少,要想達到所謂的健康效果,不拼配進口茶是很難「過關」的。

高海拔迷思

拼配或許有其專業上的考量,但若純因利益考量而故意「指鹿為馬」、「張冠李戴」,拿低價位的次等茶來魚目混珠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「量不夠才會作假茶,」藍振天點出癥結。

例如早期包種茶,以終年雲霧繚繞的北縣坪林價格最好,「那時1台斤就可以賣到3,000元。」但價格再好,畢竟產量有限,茶季未到就已引來一堆茶商上山「劃地」包場,茶農自己手上留存的反倒有限。而同樣是包種茶,鄰近的石碇就只有1台斤五、六百元的行情,於是坪林茶農轉批石碇茶來混充「作假」,再以高價賣給來坪林遊玩的觀光客,不明就裡的遊客,還以為自己以便宜的「產地價」買到好茶而沾沾自喜呢!

台灣人不僅迷信產地,也迷信海拔,以海拔來定茶的價位。同樣地,茶黑黑,消費者哪裡看得出來眼前這杯茶的海拔高度?

「其實,海拔高度純粹是一種迷思,」藍芳仁指出,台灣海島型氣候再加上北回歸線穿越,種茶有無法取代的天然條件,但卻不見得海拔越高,茶的品質就越好。

「日夜溫差大才是重點,」他指出,最好的台灣茶生長在海拔高度1,500公尺、北回歸線附近、日夜溫差達攝氏18度,如阿里山的石卓、竹崎等茶區;而當海拔高度達2,500公尺時,基本上溫度太低、光照不夠,茶樹連存活的養分都不足,哪有餘力散發什麼香氣?

台灣茶?進口茶?

要如何鑑定「正港」台灣茶?問10個人,可能得到11種不同的答案。

因為大陸和越南生產的「台式烏龍茶」,說穿了都是10年前從台灣移去的,DNA自然與台灣茶相同,農委會的官方說法則是:「目前茶葉原產地鑑定技術未臻成熟,僅能以外觀及官能品評方式,進行品質優劣的分級。」

桃園茶業改良場製茶課長陳國任則指出,不同於包裹成球形、面積小、不易碎的高山烏龍茶,文山包種茶的條狀茶形一壓就碎,不利運輸進口,比較沒有進口茶混充台灣茶的問題。目前市場上最難辨識的應該還是高山烏龍茶,由於進口的高山茶也都是台商經營的,無論茶種、技術都與台灣茶「系出同門」,「就連行家都不一定能辨識,何況是消費者!」

不過,近年走紅的「東方美人茶」就逃不過專家的「法眼」。

陳國任指出,東方美人茶又名「白毫烏龍」,因有「小綠葉蟬」吮食及不能施藥而聞名,以新竹北埔峨嵋為最大產區。因為蟲咬,東方美人茶有著特殊的蜂蜜香與熟果香,且茶葉色澤鮮豔,白、黃、紅、褐4色兼具,獨樹一格,是外來茶無法混充的。

即使如此,今年7月新竹茶區評鑑時,遭淘汰的外來茶比例仍高達37%,這當中還不包括以本地茶與外來茶「拼堆」過關的,由此可見台灣外來茶比例之高。

「是真是假姑且不管,以品質論好壞,才是基本原則。」在務實、承認現實的前提下,陳國任強調,只要品質好、風味佳,並且將產地比例「如實」標示出來,不以高價或廣告辭令欺瞞消費者,他們也就予以「默許」,不會刻意區分是否為「拼堆」茶。

「產地已經沒辦法辨識了!」茶葉進口檢驗、產地鑑定專家藍芳仁指出,1995~1999年間,越南、印尼、中國的台式烏龍茶剛種,「新欉有新味」,很容易從「山頭氣」辨認出來;但經過4~5年後,「氣力」慢慢下降,就不容易分辨了。5年前,茶葉改良場以最科學的方法——分析茶葉中來自土壤的微量元素,希望能找到差異,但因差異實在太小,不足以判別,目前仍只能從純主觀、技術面的滋味、香氣、做工來加以辨別。

「我現在完全靠眼睛、手感、嘴巴和經驗來分辨。」藍芳仁舉例,台灣茶工藝的各環節都已臻於「極致」,「芽」完整無損,進口茶的採摘、揉捻技術亦難匹敵。但他也坦承,這其中的「眉角」,只有專家才能心領神會。

兩岸同步?

「專家」們說分辨不易,但茶農與茶商、茶藝店業者卻又信誓旦旦表示:「絕對可以分辨!」

范德光指出,境外生產的「台式烏龍茶」,茶種、製茶方式都與台灣茶相同,唯獨氣候和管理品質略有差異,因此摻混比例若在30%以內,的確連行家都察覺不出來;但一旦摻混比例超過30%,就可以從外觀和口感上分辨出來。

家族在嘉義梅山種茶的玥飲軒老闆藍振天則表示,每個山頭有每個山頭特殊的氣韻,鹿谷有所謂的香氣內斂沈穩的「凍頂氣」,文山包種茶也有其特有的清香和喉韻,「這是騙不了人的!」

兼具茶農與茶商身分的台灣茗山茶業公司總經理陳世偉舉例,越南生產的台式烏龍茶,都以人工採收、揉捻,外觀看起來毫不遜色,但因接近赤道,紫外線強,因輸送水分而導致葉中間的莖脈較粗,又因日照充足成長較快,葉與葉的間距較大、茶梗較多,很容易辨識。

大陸福建茶區的台式烏龍早期從「切口」可以分辨出來,現在台商也捨棄手採,使用與台灣相同的採茶刀片,切口和台灣茶如出一轍,從外觀上不容易辨識。但福建因緯度、空氣對流等關係,土壤的含水量比台灣高,茶葉中茶鹼含量相對也較高,吃起來較「麻嘴」。

在大陸生產台式烏龍茶的龍頭老大——台品公司,在福建永福茶區種植七、八十甲地的台灣青心烏龍,季產量約3萬台斤。那台品對自家生產的台式高山烏龍,又是如何評價?

「我不能說沒有差,但實際上差不了多少,」董事長謝東慶說,自己很用心在經營,不光是茶種、設備、技術完全移植自台灣,就連農藥都從台灣帶過去;為了使茶葉做起來較芳香,不惜下重本,學台灣茶農給茶樹「灌豆漿、喝牛奶」補充營養,可以說做到與台灣「同步」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天價茶的競逐

茶的滋味千變萬化,茶的行情則各說各話,其中有太多人云亦云、以訛傳訛的模糊地帶。

就像坊間流傳、所謂「第一泡要倒掉」,一來「去農藥」、二來潤茶杯的「溫潤泡」,如今已被指為無稽——「第一泡含精油和茶纖維,是精華,千萬不可倒掉!」黃正敏說,「如果第一泡有農藥,第二泡還是有農藥!」

至於什麼才是好茶?茶價究竟怎麼定才合理?到底誰說了算?外人同樣是霧裡看花。

南投鹿谷鄉農會6月舉辦的春茶比賽,得獎的冠軍茶一台斤叫價8萬8,000元,平均「一口茶」就要喝掉2,200元。但這還不是最貴的,台灣最高昂的茶價出現在農糧署2007年舉辦的春茶比賽中,由產自坪林的「條型包種」冠軍茶創下一台斤256萬元的天價!

天價茶不是台灣獨有。在南投名間鄉經營11公頃茶園的台灣茗山茶業公司總經理陳世偉,專門在大陸賣台灣茶,在北京、天津、重慶、遼寧、甘肅、河南、山東都設有辦事處,一年銷對岸8~9個貨櫃(一個貨櫃7,000公斤)。他指出,大陸「開春第一採」的西湖龍井茶,一市斤(500克)1萬2,000元人民幣(約合台幣6萬元),還得透過關係才買得到;武夷山的「君駿眉」,一市斤甚至要價6萬人民幣。

至於台灣茶在大陸名氣已開,陳世偉指出,一市斤要價2萬人民幣的台灣茶,有客人連試喝都不用,一拿就是10市斤。

喝得安心最重要

茶改場製茶課課長陳國任是台灣著名的茶品師之一。他指出,天價茶固然鼓勵用心製茶的茶農,但也有其副作用。

以7月中陳國任在桃竹苗地區評鑑的「東方美人茶」為例,「特等」一台斤價格為8萬8,000元台幣;略遜一籌的「頭等」便立即降為3萬元,「二等」1萬2,000元,「三等」只有8,000元。品質上「失之毫厘」,價格上就「差之千里」,難免引來部分茶農不服氣。

至於到底值不值得為那些微差距的香氣與滋味一擲千金?那就看消費者個人的選擇了。

「茶無好壞,應性則宜,」台灣區製茶公會顧問黃正敏強調,茶原屬嗜好品,每個人口味不同,價位取決於市場,關鍵則是訂好遊戲規則,誠實標示產地、依成本訂出價格,童叟無欺,不再「你騙我、我騙你」。

果能如此,不管是3台斤1,000元的大陸產「台式烏龍茶」,還是一台斤3萬元的本地產「比賽茶」,各種茶各擁粉絲,大家都喝得清楚而安心,才能「沒事多喝茶,多喝茶沒事!」

By 張瓊方
台灣光華雜誌

您安心的好選擇,正港台灣茶就在谷芳

un-logo.gif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谷芳茶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